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由沈阳药科大学与中国药学会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唯一专门反映药物化学学科科研动态、科技成果的学术性刊物。设有新药研究、合成与工艺、研究快报、新药信息、综述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沈阳药科大学,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01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1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沈阳药科大学,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5-0108
  • 国内刊号:21-131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Pж(AJ) 文摘杂志(俄),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3年第6期文章
  • 4′-脂肪胺基烷基取代槲皮素衍生物的合成

    目的探索制备新槲皮素的抗肿瘤化合物.方法以槲皮素为起始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与卤代脂肪胺反应,制备目标化合物.结果对槲皮素4′-羟基进行结构改造,合成8个4′-脂肪胺基烷基取代槲皮素衍生物,均未见文献报道.结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光谱分析确证.对该类化合物的抗癌活性研究仍在进行中.......

    作者:孙铁民;孙长山;戴光渊;张宏久 刊期: 2003- 06

  • 4-苯甲酰胺基苯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炎活性

    目的设计并合成4-苯甲酰胺基苯磺酰胺类化合物,研究其抗炎活性和构效关系.方法以取代苯甲酸为原料合成目标化合物,并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测试目标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共合成7个化合物(其中6个化合物未见CA报道),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证其结构,部分化合物对二甲苯致耳肿胀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总结了构效关系.结论4-苯甲酰胺基苯磺酰胺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

    作者:楼永军;邓海霞;董金华;计志忠 刊期: 2003- 06

  • α-取代肉桂酰苯乙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目的设计合成未见文献报道的α-取代肉桂酰苯乙胺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生物活性筛选.方法在肉桂酸部分的苯环上,分别引入p-Cl、3,4-OCH2O、p-NO2等取代基,而在苯乙胺部分的苯环上,对邻位和间位用甲氧基进行取代,先后合成了18个α-取代肉桂酰苯乙胺类化合物,结构经元素分析、HREIMS、EI-MS、1H-NMR、IR确认.结果目标化合物具有明显的免疫及舒张血管的活性.结论该类化合物作为药物先......

    作者:韩小兵;冯慧瑾;陈国荣;李援朝 刊期: 2003- 06

  • C-3取代喹诺酮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的二维定量构效关系

    目的研究3位取代喹诺酮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方法采用Hansch方法经计算机模拟与统计分析,获得定量构效关系方程.结果3位取代基的生成热、大负电荷、特殊极性、logP和零阶价分子连接性指数与活性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并提出3位取代基的一些设计原则.结论获得较好的定量构效关系方程,并发现喹诺酮的抗菌与抗肿瘤作用机制存在差异.......

    作者:林克江;尤启冬;刘智华 刊期: 2003- 06

  • 益母草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Ⅱ

    目的分离和鉴定益母草LeonurusjaponicusHoutt.的水提物和醇提物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和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丁香酸(syringicacid,1)、megastigmane(2)、tiliroside(3)、益母草碱(leonurine,4).结论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丛悦;王金辉;郭洪仁;李铣 刊期: 2003- 06

  • 1,3-二氮杂螺[4,5/4]癸/壬-1-烯-4-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目的设计合成新型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体拮抗剂,评价其抑制AⅡ诱发的兔主动脉收缩反应的生物活性.方法以1,3-二氮杂螺[4,5/4]癸/壬-1-烯-4-酮为核心,运用生物电子等排及拼合原理等药物设计方法,设计并合成了14个螺环的联苯磺酰胺类衍生物,测定了它们对AⅡ引起的兔胸主动脉收缩幅度影响的IC50值.结果所有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过IR、1H-NMR及MS确证.结论所设计的化......

    作者:徐进宜;李能刚;吴晓明;华维一;张静;王秋娟 刊期: 2003- 06

  • 5-芳基-1,2-二氢-1-吡咯里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炎镇痛作用

    目的研究5-芳基-1,2-二氢-1-吡咯里嗪酮类化合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构效关系,寻找高效低毒、具有抗炎镇痛活性的新型吡咯里嗪酮衍生物.方法以吡咯里嗪酮为母体,设计并合成了5-芳基-1,2-二氢-1-吡咯里嗪酮类化合物.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小鼠醋酸扭体法测定了该类化合物的抗炎及镇痛活性.结果用两条路线合成了10个目标化合物,经1H-NMR和MS确证其结构.小鼠试验表明,一些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明显的......

    作者:于红;王绯;栾洋;李剑;张守芳 刊期: 2003- 06

  • 知母菝葜皂苷元3-位糖基化衍生物的合成

    目的为寻找活性更好的抗老年痴呆的知母螺旋甾烷型皂苷,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知母菝葜皂苷元3-位糖基化衍生物.方法使知母中提取的菝葜皂苷元3位羟基与活化的保护单糖反应,再脱去单糖保护得到目标化合物,用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证其结构.结果与结论所合成的7个(A6~G6)知母螺旋甾烷型皂苷衍生物中,除半乳糖基知母螺旋甾烷型皂苷衍生物外,其它6个化合物为新化合物.......

    作者:狄维;王林;彭涛;王升启 刊期: 2003- 06

  • 抗抑郁药物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抗抑郁药物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异烟肼,属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但因易于引起肝脏损害等严重毒副反应而被逐渐淘汰.随后又发展了三环及四环类抗抑郁药物.作用于血清素受体的一系列新药物的发现,揭开了抗抑郁药物研究的新篇章,其代表药物氟西汀(fluoxetine)已成为全球10种为畅销的药物之一,具有安全性较高、副作用较小的特点.本文从结构与活性关系的角度分析近年来5大类抗抑郁药物的构效关系......

    作者:徐娟;王林 刊期: 2003- 06

  • 谷胱甘肽的耗竭与肿瘤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是由一系列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凋亡的通路受到抑制是肿瘤产生的重要原因.凋亡机制的新研究发现细胞内谷胱甘肽(GSH)的水平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通过GSH的耗竭可以启动肿瘤细胞凋亡.本文综述了GSH的耗竭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机制、GSH耗竭剂--GSH合成抑制剂与GSH结合剂的研究进展以及GSH耗竭剂作为肿瘤细胞凋亡诱导剂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静丽;赵临襄;景永奎 刊期: 2003- 06